跳至主要内容

蘇聯檔案解密——毛澤東和斯大林的線人

丁學良專文:了解毛澤東 「觀中」不糊塗——讀《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015

 世界歷史性人物的優質傳記得以問世,在現代主要靠官方檔案對研究者開放。途徑之一,是民主政體下的公共知情法,每年按照事先規定的程序解密到期的文檔,如美國的白宮錄音資料庫。之二,是原先的國家戰敗,不得不完全立刻解密,如二戰後的德國。之三,是原先極端保密的政權經歷了自由化民主化,於是一批批秘密檔案對外逐步開放,如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總統檔案館。之四,是原來的政體垮台,後繼政權沒有特別的原因老是花大錢嚴保前朝的所有秘密,如蘇聯解體後的俄國。

可是,中國大陸不是以上的任何一種狀態。所以,官方檔案的核心部分繼續以冷戰心態和方式嚴加保護。過往一直缺乏毛優質傳記的原因不能怪學界,只能怪掌控毛秘密最多的中共不推進現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要素:依法按期限解密官方檔案,以供查索研究。越是有價值的毛檔案,越是當作核子武器一般守護著。

有了以上背景,就容易解釋,為什麼潘佐夫和梁思文合作的英文版《毛澤東:真實的故事》中譯本(為避免與其它雷同的書名混淆,本文以下單稱此書為《毛傳》),乃是一本全球漢語讀者期盼已久的那種性質的毛傳記。

《毛傳》最特別的,在於它大量依據以前未被學者公開使用過的位於莫斯科的檔案資料:前蘇共的中央檔案庫(1917年十月革命後即組建)、前「第三共產國際」(Comintern 1919-1943年)及其後繼「共產黨工人党情報局」(Cominform,1947-1956年)的檔案卷宗、前「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檔案卷宗;現在它們合成一體,統稱為「俄羅斯社會和政治史國家檔案館」(俄文縮寫RGASPI,英文RSASPH)。其中有來自中共的多種內部文件、報告、領導幹部及其家屬的資料等。從20世紀初到1950年代中後期,中共常規性地向莫斯科遞送重要的黨務政務資料文檔。這是全世界最龐大、最集中的有關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黨歷史的文獻彙集。當然,中共送往蘇共的最具震撼性的檔案是否還藏在別處,有待進一步追索。

《毛傳》自始至終的主題是:中共從誕生到發展到挫敗到復興到終於征服中國大陸,最關鍵之處都是仰仗蘇聯的扶持,和以莫斯科為首的共產國際的有力配合。書中很多細節白紙黑字,比如某年某月某日莫斯科給中共秘密撥款幾十萬美元、幾百萬盧布;發出什麼樣的政策指示、人事安排命令、軍事行動意見;頻繁訓導中共領袖不可輕舉妄動、若不服從必有懲罰;蘇聯駐華領館暗地裡是共產國際的派出機構,具體指導中共活動,等等。


澤東十三歲時離開小學堂。他那嚴厲的老師採用嚴峻的教學方法,經常體罰學生。毛澤東忍受不了這種虐待方式,而他父親也不反對他輟學。毛貽昌說:「我並不要你考秀才。」他指的是帝制中國科舉考試最低一等的資歷。據傳他說:「反正科舉考試已經廢除,小孩子沒有必要再繼續念書。還有很多活要幹,你就回家來吧。」毛貽昌以為他兒子會照料家業,特別是替他管帳,可是毛澤東希望自修、繼續念書。他如飢似渴地閱讀凡是他能夠找到的一切書籍(經書除外)。他常常在深夜裡用一塊藍布把屋子的窗戶遮起,不叫父親看見他點油燈看書的燈光。他父親只要看到兒子讀書(即使是利用自己休息時間看書),都會大發雷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時候毛澤東讀到一本叫作《盛世危言》的書。作者是老派改良主義學者鄭觀應(字正翔),它出版於一八九三年。這本書號召中國人研究「富國強兵之學」,把歐洲工業化的教訓運用到中國現代化的工作上。它提到中國需要建立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鄭觀應反對傳統的儒家秩序,贊同有限的資產階級改革,以便強國富民。

第一位鼓吹上海應該辦世博會的鄭觀應所著《盛世危言》影響一代中國人。
第一位鼓吹上海應該辦世博會的鄭觀應所著《盛世危言》影響一代中國人。

《盛世危言》啟蒙少年毛澤東

要瞭解這本書對青少年毛澤東一生所起的影響作用,我們必須簡單地檢視一下中國當時的狀況。二十世紀之初,由於備受已開發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中國處於半殖民地經濟附屬國的地位。第一次鴉片戰爭(一八三九至四二年),英國擊敗中國,取得自由貿易的合法權利;第二次鴉片戰爭(一八五六至六○年),英法聯軍迫使中國與「長毛洋鬼子」—中國人是如此稱呼白人殖民者—簽訂不平等條約。戰勝國搶走對中國關稅的控制權,中國失去經濟的獨立。外國商人跨越省界,不必繳交內地關稅(即釐金),使得中國商人陷於不利地位。外國人有權在愈來愈多開放對外通商的條約口岸設立租界或租借地。他們亦享有治外法權,意即他們不受中國法庭的管轄。

西方廉價商品開始湧入中國市場,造成數以百萬計的手工業工人破產。稅負負擔急遽上升。滿清與列強作戰,連連失利,被迫向戰勝國支付賠償。

中國納入世界經濟體系造成深刻的經濟和社會危機。國家受到巨大的反滿叛亂的撼動,許多貧困的農民和手工業工人紛紛投入此一太平軍起義。叛亂領袖洪秀全是出身廣西的一個農村私塾老師,鼓吹依據平等的原則建立「太平天國」。受到基督教箴言、尤其是浸信會和清教徒思想的啟發,洪秀全自稱天父託夢給他,告訴他他是耶穌基督的弟弟。太平天國將建立在腐敗的滿清廢墟之上。義軍將以火和劍清出一條道路通往理想的和平與公義之地,不僅掠奪、殺死滿洲韃虜,也要消滅土豪劣紳。


《毛澤東》選摘(2):談情說愛的哲學家


到延安,使得毛澤東日常生活起了重大變化。他現在可以享受舒適的城市生活。新「赤都」一點都不像保安,保安只是個沙塵飛揚、荒無人煙的村落,十室九空。延安則是個很活潑的地方。李德回憶說:「農民、小販在露天市場賣肉、蛋、蔬菜和其他食物。小鋪和餐廳,有些還相當高級,照常營業。總之,延安反映的並不乏和平與常態。我們看到我們並不習慣的民間活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延安位於一個狹長的山谷裡,它位於淺而多石、但相當寬廣的延河南岸,四周是黃土山嶺。高大的城牆幾乎沿著整個外圍走,城牆上長方形的塔樓高聳入雲。城牆開闢北門、南門、大東門和小東門四個城門;城的西邊或西南邊沒有城門。西邊的城牆沿著山脊走.保護著全市不受不速之客侵擾。

這座城市集合了一些狹窄、熱鬧的街道,長排的飛簷屋頂豪邸,可是屋主乃是地方仕紳,早已棄置房產逃之夭夭。城外高地上巍然聳立一座漂亮的九層塔,睥睨全城建物。延安似乎就是毛澤東及其同志們企盼許久的休息之地。與國民黨的和平逐漸成為事實。

延安時期的毛澤東,手捧史達林文集。時為1939年。
延安時期的毛澤東,手捧史達林文集。時為1939年。

延安城裡居民三千多人,仍有足夠的空屋,因此黨的大多數領導人可以找到滿意的居停之所。毛澤東和賀子珍,以及其他中委及眷屬,都在城的西側,即鳳凰山腳這個昔日著名的富商、地主社區安頓下來;這些富商、地主一聽到中共軍隊靠近的消息,當然早就逃之夭夭。毛澤東偕妻子住進一棟富商的家。明亮、寬敞的房間出奇乾淨。舉目所及,只見黃土山陵無邊無際往遠處延伸而去。有一間房間毛澤東用來兼做起居室和臥房,它的窗邊擺著一張大木床;另一個窗邊則是傳統的火炕。所有的家具就是一張書桌、幾張椅子、書櫃和一個巨大的木製浴盆。所缺的就是足夠放置文件的櫥櫃,但是毛澤東想到一招,要侍衛找來幾個空汽油筒代替。(這些空汽油筒是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的容器,正好給中式室內布置添點美國風味)。張聞天、朱德、周恩來和彭德懷也在鄰近安頓下來。

離城不遠,沿河兩岸的黃土陡坡也挖了許許多多窯洞。它們往北向城外排成一長排,而遠遠望去很像燕巢或蝙蝠洞。大部分紅軍官兵住在那兒。此外,有幾個中共高階領導人寧願住窯洞,過清貧日子,不像毛澤東、周恩來等選擇安逸處所。其中之一即張國燾,他愈來愈意識到毛澤東一夥人對他沒有好感。

極端左傾的美國記者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在一九三七年一月底或二月初來到延安,也住在其中一個窯洞。四十五歲的史沫特萊是個外表十分男性化的女權主義者,她蔑視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崇拜史達林。她不是任何國家共產黨的正式黨員,但是在她來到陝北之前,她與共產國際及美國共產黨保持秘密聯繫。一九三○年代初期,她扮演共產國際執委會在中國的非正式代表的角色,以她為管道,共產國際特務偶爾交付金錢與指令給中國共產黨人。她以「安娜」為化名,也涉入蘇聯在上海的間諜網。蘇聯軍事情報特務理查.佐爾格(Richard Sorge)當時化名「強生」(Johnson),住在上海。一九三○年,史沫特萊成為他的許多情人之一,在寫給一位女性友人的信中稱呼他為「英俊的海克力斯」(handsome Hercules)。史沫特萊一到延安不久,就正式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卻遭到婉拒。雖然她接受中國友人的論據—他們向她解釋,她是個有才華的作家,保持超然於中國共產黨之外的地位,可以對共產運動有更大的貢獻—但是這對她不啻是個打擊。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亨利·佐治美国土地改革论者和经济学家。孙中山1896年后接触到该书平均地权

  亨利·佐治 书籍: 孙中山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419页(553字) 【生卒】:1839-1897 【介绍】: 孙中山有时译作佐治基亨利、轩利佐治等,今译亨利·乔治。 美国土地改革论者和经济学家。幼年家贫,未满十四岁便辍学做工。 1858年在加州一家报社工作。1871-1875年与人合办《旧金山每日晚邮报》。 1858-1880年参加民主党政治活动。1886年竞选纽约市长,失败。1897年在再次参加竞选中去世。代表作为1879年出版的《进步与贫因》,因迎合其时人们对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不满情绪,大受欢迎,并被译成多种文字。 该书将正统的李嘉图的地租论赋以新义,把报酬递减律和边际生产力论运用于土地方面,提出经济发展导致土地日益不足,从而使地价上升,游手好闲的地主不惜牺牲生产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代价,为自己攫取更高的收益。这种不劳而获的经济地租,应由国家全部征收。主张取消其他税收,实行征收经济地租的单一税制。并提倡公用事业公有化。 认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垄断土地致富,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实现人类文明共享的“社会主义”。孙中山1896年后接触到该书,接受这一学说,构成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民生主义。 孙自称:“对于欧美之经济学说,最服膺美人亨利·佐治之单税论”,认为单税法、土地国有最适宜 中国 社会经济之改革。 在民生主义论述中多次征引其观点。
  為什么翻譯官能成為漢學家?為什么通事和買辦沒有分化出學問家? - 民初思韻 (rocidea.com)

烏泰叛亂民國元年(1912年)

烏泰叛亂 烏泰叛亂 內蒙古哲民國元年(1912年)里木盟原副盟長、科爾沁右翼前旗的札薩克多羅扎薩克圖郡王烏泰(1866年-1920年)發動的一場旨在分裂國家的叛亂,叛亂很快得到平息。平叛被稱為“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的第一件體面之事”。 基本介紹 名稱:烏泰叛亂 時間:民國元年(1912年) 參戰方:札薩克多羅扎薩克圖郡王烏泰 ,吳俊升 結果:吳俊升勝 參戰方兵力:烏泰3000,吳俊升不詳 過程 早在晚清時期,烏泰就與沙俄勾結。辛亥革命爆發後,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獨立”,成立所謂“蒙古國”,並向內蒙古各旗宣示,號召歸順。1912年初,烏泰決定回響外蒙的呼喚,宣布“獨立”,公開叛亂。烏泰一方面派人潛赴外蒙聯絡,請求外蒙和沙俄的支持援助;一方面在本旗及周圍各旗煽動蠱惑,挑唆民族仇恨,號召蒙民起事,驅逐漢人。 洮南知府把烏泰的陰謀活動及時報告給奉天都督趙爾巽,並派人赴王府勸說。烏泰見事已敗露,遂決定立即發動。從8月8日到20日,烏泰接連發布文告,宣告“本旗將及二十萬人結成一體,毫無退志,共願趨向庫倫”。8月20日,烏泰在葛根廟正式宣布科右前旗獨立,發布《東蒙古獨立宣言》:“……共和實有害於蒙古,今庫倫皇帝派員勸導加盟,並由俄國供給武器彈藥,茲宣告獨立與中國永絕。” 烏泰將欺騙脅迫而來的3000多人分三路:中路命錫勒圖喇嘛為元帥,由王府出發,直取洮南;左路命葛根喇嘛為元帥,從葛根廟出發,進攻靖安(今白城子);右路以嘎欽喇嘛為統領,攻取突泉並夾攻洮南。另有一路負責後方治安及糧草接濟。 奉天都督趙爾巽聞訊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在奉天設軍事統帥部,在昌圖設統帥支部,命駐遼源(鄭家屯)的奉天后路巡防隊統領吳俊升速率所部馳赴洮南前線。同時,黑龍江都督宋小濂率兵警戒嫩江沿岸並進擊科右後旗;吉林都督陳昭常從伯都出兵截擊沙俄可能派出的援軍。此外,還從新民屯附近駐軍抽調步炮兵4個營與第24鎮的騎兵旅配合,警戒遼河地區,並向鄭家屯前進待命。 吳俊升計畫率部由靖安西繞,直攻叛軍要地葛根廟。但他率軍離開洮南後,叛軍卻首先攻占了鎮東縣城。吳遂“於22日督隊馳援,歷戰數時,槍斃蒙兵23名奪獲快槍5桿……當將鎮東克復”。 與此同時,烏泰叛軍的中路統領錫勒圖喇嘛率一部叛軍直抵洮南城北。洮南知府棄城而走,好在吳俊升的巡防隊於23日晚趕回洮南。隨後,雙方在洮兒河南北兩岸展開激戰。吳軍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