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22的博文
  包爾騰 [ 編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包爾騰 出生 1826年   大英帝國   蘇格蘭 格拉斯哥 逝世 1907年1月5日   大英帝國   蘇格蘭 格拉斯哥 約翰·蕭·伯頓 (英語: John Shaw Burdon ,1826年-1907年1月5日),漢名 包爾騰 ,是一位 英國聖公會 來華傳教士,1874年-1897年任 香港 維多利亞教區 第三任主教及 聖保羅書院 校長。 包爾騰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23歲進入聖公會傳教學院,於1853年被派往中國 上海 ,次年由 施美夫 主教按立為牧師。他曾訪問 太平天國 。1857年與戴寶麗娜(Burella Hunter Dyer, 1835-1858)結婚,與 戴德生 成為 連襟 。不過次年她就因霍亂在上海去世 [1] 。1862年調北京,在英國使館內建立了一個小教堂,同年6月11日, 同文館 開學,聘請包爾騰擔任英文教師。 [2] 1874年4月,包爾騰回英國,在蘭柏被祝聖為維多利亞教區主教,年末前往香港,12月13日抵港,在香港 聖約翰座堂 行就任 [3] 。1876年和1878年,包爾騰巡視福建省和日本教務,福建是維多利亞教區教務最發達的部分。1883年在 福州 成立真學書院(今 施埔堂 )。20世紀初單獨設立教區,在日本訪問了東京、長崎和大阪等地的聖公會教堂。此外,聖公會也傳入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江門、大良、鶴山,羅定,恩平,香山及黃埔;並派遣傳教士遠赴粵西的北海開闢新傳教基地。1897年辭去主教職務,在歐洲旅行並寫作。1907年在Royston去世,年81歲。 參考文獻 [ 編輯 ] ^   Broomhall, Alfred. Hudson Taylor and China's Open Century: Over The Traty Wall.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83. ^   Broomhall (1983), 443 ^   《中華聖公會華南教區百年史略》1951年8月,中華聖公會會督府 聖公會頭銜 前任: 柯爾福 香港維多利亞會督 1874-1897 繼任: 霍約瑟 學術機關職務 前任: 柯爾福 聖保羅書院 校長 第3任(1874—1897) 繼任: 霍約瑟 [ 顯示 ] 閱 論 編 北京基督教新教 傳教士 [
  英國駐華大使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駐 大清 公使 (1840年-1912年) ( 懿律   →  義律   → ) 砵甸乍   →  德庇時   →  文咸   →  寶寧   →  額爾金   →  卜魯斯   →  威妥瑪 ( 代辦 )   →  阿禮國   →  傅磊斯 (代辦)   →  威妥瑪   →  傅磊斯 (代辦)   →  格維納 (代辦)   →  巴夏禮   →  歐格訥 (代辦)   →  華爾身   →  寶可樂 (代辦)   →  竇納樂   →  薩道義   →  燾訥里 (代辦)   →  朱邇典   →  麻穆勒 (代辦)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駐 中華民國 公使 (1912年-1935年) 朱邇典   →  艾斯敦   →  克來佛 (代辦)   →  麻克類   →  藍浦生   →  應哥蘭 (代辦)   →  賈德幹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駐中華民國 大使 (1935年-1950年) 賈德幹   →  賀武 (代辦)   →  許閣森   →  卡爾   →  薛穆   →  施諦文   →  藍來訥 (代辦) 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駐 中華人民共和國 代辦 (1950年-1972年) 胡階森 (代辦)   →  藍來訥 (代辦)   →  杜維廉   →  歐念儒   →  文郁生   →  施棣華   →  賈維   →  霍普森   →  柯利達   →  譚森   →  艾惕思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 (1972年-) 艾惕思   →  尤德   →  柯利達   →  伊文思   →  唐納德   →  麥若彬   →  艾博雅   →  高德年   →  韓魁發   →  歐威廉   →  吳思田   →  吳百納   →  吳若蘭 參見:{{ 英國駐外大使 }} ·  {{ 駐華大使 }} ·   {{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 }}
  1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世界东 方最大的国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从帝制向共和,这个 古老的东方大国在经历艰难的 蜕变。不同于以往中国经历的朝代更替,此时的世界早已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世界。世 界各国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对于这个东方大国 发生的变化,不能不关注 。特别当时 主导世界的英法美日俄等大国,更是权利更替中的中国各方争取支持的对象。这篇文章 说说世界各国特别是当时的 列强在这个变革中的态度和看法。 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广总督瑞澄、北洋陆军第八镇张彪从武昌城中败退出来之后,即向 各国驻汉口领事求助,请求炮轰武昌民军。驻汉口的英、法、日、俄、 德五国领事在 10月13日召开领事团会议,会议接受法国领事建议,对武昌起义保持中立,对武昌起义 不加干涉,并在17日,正式发布告表示严守中立。 此时身在美国的孙中山在获悉武昌起义成功之后,10月14日在美国致电英国金融界,呼 吁伦敦、纽约、旧金山、新加坡、西贡和马来西亚等地金融界给予 中国革命以财政支 持。同时表示:“共和国承认满洲政府给予外国人的一切特权和租让权。”在美期间, 孙中山还寻求机会与美国国务卿会晤,但未达成。 各国虽然持守中立,不派兵支持清政府或国民革命军,但不代表各国没有自己的利益考 量,并暗中与其中一方勾结。10月16日,日本外务大臣通过驻华公 使向清政府表示, 日本政府已采取措施,保证日方供给军火讨伐革命军,希望清政府改变对日态度,尊重 日本在满洲地位。10月23日,清廷陆军部与日本洋行签 订与武器买卖有关的借款合约 。24日,日本内阁通过“关于对清政策”决议,日方觊觎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强化日方在 满洲的权益。之后的27日,清廷度支部还与 法国财团签订借款协议。 各国虽然采取了严守中立的态度,但所有人都对辛亥革命蔓延的趋势没有完全的预期。 等到革命从湖北一省一省扩展开来的时候,各国驻华负责人都感受到了 局面的失控。 于是在11月3日,英、德两国驻华海军司令先后电各自海军部,要求同美、日、法、德 (英)各国,各派兵1500人来华保护租界安全。11月 23日,各国驻北京公使团,以形 势危急为由,向北京增兵。 也在11月3日,与中国更近的日本人,对局势观察则更加清楚透彻。外务大臣给日驻华 公使的电文中明示“政府方阵是务必同袁世凯保持密切关系,望遇事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