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1的博文

烏泰叛亂民國元年(1912年)

烏泰叛亂 烏泰叛亂 內蒙古哲民國元年(1912年)里木盟原副盟長、科爾沁右翼前旗的札薩克多羅扎薩克圖郡王烏泰(1866年-1920年)發動的一場旨在分裂國家的叛亂,叛亂很快得到平息。平叛被稱為“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的第一件體面之事”。 基本介紹 名稱:烏泰叛亂 時間:民國元年(1912年) 參戰方:札薩克多羅扎薩克圖郡王烏泰 ,吳俊升 結果:吳俊升勝 參戰方兵力:烏泰3000,吳俊升不詳 過程 早在晚清時期,烏泰就與沙俄勾結。辛亥革命爆發後,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獨立”,成立所謂“蒙古國”,並向內蒙古各旗宣示,號召歸順。1912年初,烏泰決定回響外蒙的呼喚,宣布“獨立”,公開叛亂。烏泰一方面派人潛赴外蒙聯絡,請求外蒙和沙俄的支持援助;一方面在本旗及周圍各旗煽動蠱惑,挑唆民族仇恨,號召蒙民起事,驅逐漢人。 洮南知府把烏泰的陰謀活動及時報告給奉天都督趙爾巽,並派人赴王府勸說。烏泰見事已敗露,遂決定立即發動。從8月8日到20日,烏泰接連發布文告,宣告“本旗將及二十萬人結成一體,毫無退志,共願趨向庫倫”。8月20日,烏泰在葛根廟正式宣布科右前旗獨立,發布《東蒙古獨立宣言》:“……共和實有害於蒙古,今庫倫皇帝派員勸導加盟,並由俄國供給武器彈藥,茲宣告獨立與中國永絕。” 烏泰將欺騙脅迫而來的3000多人分三路:中路命錫勒圖喇嘛為元帥,由王府出發,直取洮南;左路命葛根喇嘛為元帥,從葛根廟出發,進攻靖安(今白城子);右路以嘎欽喇嘛為統領,攻取突泉並夾攻洮南。另有一路負責後方治安及糧草接濟。 奉天都督趙爾巽聞訊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在奉天設軍事統帥部,在昌圖設統帥支部,命駐遼源(鄭家屯)的奉天后路巡防隊統領吳俊升速率所部馳赴洮南前線。同時,黑龍江都督宋小濂率兵警戒嫩江沿岸並進擊科右後旗;吉林都督陳昭常從伯都出兵截擊沙俄可能派出的援軍。此外,還從新民屯附近駐軍抽調步炮兵4個營與第24鎮的騎兵旅配合,警戒遼河地區,並向鄭家屯前進待命。 吳俊升計畫率部由靖安西繞,直攻叛軍要地葛根廟。但他率軍離開洮南後,叛軍卻首先攻占了鎮東縣城。吳遂“於22日督隊馳援,歷戰數時,槍斃蒙兵23名奪獲快槍5桿……當將鎮東克復”。 與此同時,烏泰叛軍的中路統領錫勒圖喇嘛率一部叛軍直抵洮南城北。洮南知府棄城而走,好在吳俊升的巡防隊於23日晚趕回洮南。隨後,雙方在洮兒河南北兩岸展開激戰。吳軍先用

布勃諾夫工農紅軍政治部主任

安德烈·謝爾蓋耶維奇·布勃諾夫(俄語:Андр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Бу́бнов,1884年3月22日(4月4日)-1938年8月1日)他是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組織局委員、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處候補書記、工農紅軍政治部主任、《紅星報》的主編。[1
隱 叟: 共產國際的私生子毛澤東——江西蘇維埃時代中蘇共關係珍秘 ★【析世鑒】製作組,提醒任何意圖對【析世鑒】有關發佈內容做再傳播者,請務必閱讀我們關於【析世鑒】發佈內容的各項聲明: http://boxun.com/hero/xsj2 ★【析世鑒】製作組,強烈鄙視任何未經著作人、著作財產權人或著作財產權受讓人等同意而略去原著述人、相關出版資訊等(例如:期刊名稱、期數;圖書名稱、出版機構等。)的轉發者及其相關行爲。 ★ 囿於時間與精力,【析世鑒】所收數位文本之校對未能一一盡善,鲁鱼亥豕諒不能免,故我們忠告任何企圖以引用方式使用【析世鑒】文本内容的讀者,應核對有關文章之原載體並以原載體文本内容爲準,以免向隅。 ★ 除特別說明者外,【析世鑒】收入的數位文本,均是由【析世鑒】製作組完成數位化處理。 ◆ 【彰往可以考來·後顧亦能前瞻】 ◆ 共產國際的私生子毛澤東 ——江西蘇維埃時代中蘇共關係珍秘 隱 叟 共產國際在中國大退却記 北伐革命末期,蔣先生大舉清党而演成國共分裂。此後,在中國共產黨內亦分裂爲兩派:一派秉承共產國際的旨意,主張以城市工人起義來奪取政權;另一派則主張以農民戰爭來奪取政權。雙方經一段時期的明爭暗鬥,終於各走各路,毛澤東和他的一批志同道合者跑到江西井崗山去開創根據地,實現他們的「農民革命」的路線。從這時起,蘇聯對中共之態度即大爲改變。毛澤東在一九二七年上井崗山,但直至一九三○年初才正式宣佈江西蘇維埃政權的建立,至一九三四年「長征」開始後,此政權才告結束。在這段時期內,蘇聯對中共態度的大轉變,影響了此後幾十年的中蘇共關係。 從中共四中全會說起 自一九三○年以後,蘇聯對「中國革命」的看法完全改變了。在此之前的十年中,史大林與托洛茨基皆認爲共產主義革命是可以在中國很迅速地成功的。中國革命與蘇聯有切身關係,不僅可以使世界革命向前推展一步,而且使蘇聯在當時外交孤立的環境中可以獲得一個重要的盟友。因此,蘇聯在二十年代曾不遺餘力地推展共產主義在中國的發展,第三國際的建立,主要也爲了這個目標(見托洛茨基回憶錄)。但是自一九三○年起,蘇聯突然鬆懈了此種努力,主要是因爲蘇聯認爲中共已走上了不正確的革命道路,因此對中共革命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在一九三一年初中共舉行的六屆四中全會,成爲蘇聯對華政策大轉變的里程碑。本文就從這次會議談起

【苏俄在中国】 懶 泉: 俄使館一段歷史 [修订本] 在俄大使館之李大釗

【苏俄在中国】 懶 泉: 俄使館一段歷史 [修订本] 東交民巷蘇俄大使館本身卽有一段有趣之歷史。蓋蘇俄革命成功以後,以世界革命為最終之鵠。迭在各國,運用陰謀,故凡資本主義之國家,最忌厭惡而莫如之何。先是中國政府於民國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命令撤銷俄國駐華公使領事之承認,北京之俄使館遂託由領袖荷蘭公使所保管。自中俄協定簽定,與俄反對各國,旣忌且憤。借交還俄使館問題,為種種刁難。經外交部一再代為索還,至民國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由外長顧維鈞居間,在顧宅設宴,約當時代理領袖公使之美使休門博士會晤,作非正式之協商。同時上海俄領館亦於二十四日交蘇俄代表接收。而加拉罕則於三十一日以大使資格,向當時所謂大總統曹錕呈遞國書。中俄外交關係,自是恢復。但八月一月北京外交團會議,對俄館雖允交還,惟須蘇俄遵守使館界章程為條件。然據加拉罕彼時向美使休門聲明,蘇俄暫時當仍為辛丑條約簽字國,俟中俄會 議正式開議時,宣言拋棄。不過使館界章程,應否遵守,將來遷入後,當加以考慮。應守者守之,不守應者亦未便相强。不能列為條件。至八月十八日使團會議,各得本國核准,又由代理領袖之芳澤日使依據議決,照會加拉罕,派員接收。不意照會附件為美俄關係一點,發生諘陆贿€俄館,復生停頓。中間更經解釋,至二十七日乃由保管該館之荷蘭使館決定派員點交案卷及器具,同時加拉罕照會外部,蘇俄決在奉天、哈爾濱、上海、廣州設總領事,天津、煙臺、青島、張家口、滿洲里、綏遠、黑河、齊齊哈爾、寬城子設領事。不意九月五日使團開會,突變前議,仍要求加拉罕承允蘇俄為辛丑條約簽字國之一,遵守界內一切章程,否則礙難交還,法美兩代辦主張尤力,英義兩使較為和平。加拉罕則仍聲明有條件交還,根本反對,並稱辛丑條約,蘇俄早已放棄,欲行對華平等政策,此約亦不適用,使團果不交還,當在界外另賃館宅。各國以其態度强硬,乃於九月十日由辛丑和約有關之八國公使在荷蘭使館會議,仍決交與加拉罕接收。荷使館卽將俄館鑰匙交給俄使館頭等參贊。十一日加拉罕派員接收文卷器具,一星期後實行遷入。此為外交團允許交還俄使館之經過也。 ■■■■■■■■■■■■■■■■■■■【以上全文完】 以上《俄使館一段歷史》,原載民國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國聞週報」第四卷第十五期頁一,是以《

沙赫特为什么求助于蒋介石?(3)

沙赫特为什么求助于蒋介石?(1) 2011年01月08日 10:50 分类:人文 阅读:2962 评论:0 大陆历史学者杨天石先生利用存档海外的《蒋介石日记》和《宋子文书信》内容,披露二战期间“蒋介石策动德军军队推翻希特勒”的“秘史”。台湾历史学者汪荣祖先生则撰文质疑蒋介石“策动德军倒戈”之说,并对德国反抗力量求助于蒋介石的可能性也持完全否定态度。 1934和希特勒一起阅兵的帝国银行总裁、帝国经济部长沙赫特。 现有史料不能证明“策反”说 历史学者杨天石先生利用存档海外的《蒋介石日记》和《宋子文书信》内容,披露二战期间“蒋介石策动德军军队推翻希特勒”的“秘史”。根据杨先生引用的史料,1941年,曾经留学慕尼黑、时任中国驻德使馆商务参赞的齐焌,在相熟的德国商界、军界和政界人物处得到德国内部反抗希特勒力量(以下简称德国反抗力量)的消息,并受前帝国银行总裁沙赫特之托转告蒋介石,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派专人代表德国反抗力量联络英美。此后,蒋介石于1942年再度派遣齐焌前往瑞士,在日记中写下“运动德国军队倒戈”之语。1943年,蒋介石又在给宋美龄的电报中提及,希望宋向美国总统罗斯福介绍德国反抗力量的立场。 台湾历史学者汪荣祖先生则撰文质疑蒋介石“策动德军倒戈”之说,并对德国反抗力量求助于蒋介石的可能性也持完全否定态度。汪先生在文中称,“至于说德军要求蒋介石代向英美求和,更有违常识。反纳粹德军将领与敌方,尤其英国方面,早有管道,何须由蒋介石中介?固不必说当时之中国已自暇不顾,有何能力干预别国的内政,蒋与罗斯福、丘吉尔亦无特别交情,由蒋转达有何方便与好处?”杨天石和汪荣祖两先生此后又分别在媒体上对自己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其实,仔细研读杨天石先生举出的史料,“策动德军倒戈”的说法,除了蒋介石本人在日记中提及外,并无具体事实可以佐证。齐焌在1941年和帝国银行总裁沙赫特及国防部经济厅负责人托马斯接触时,两人明确提出的是希望蒋介石代为向英美传话,而齐焌在1942年被蒋介石派往瑞士后,他发给宋子文及蒋介石的种种信息,大部分是在汇报德军战争动态,德国国内以及德占区民情,在“报告重要事件之进展程度”时,齐焌只表示“求国际合作之友人等工作甚感困难”,“亦有宁与苏俄彻底合作,不愿沦为英美殖民地之可能”等,丝毫没有提及他自己任何“策动倒戈”的具体行动。齐焌的角色似乎更是一个传递情报者。在齐

江湾战犯监狱关押的部分日本战犯简介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在提篮桥监狱、 2006/11/8 10:40:12 江湾战犯监狱关押的部分日本战犯简介 安藤利吉 大将,侵华日军驻台湾总督、司令官。 冈部直三郎 大将,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 谷寿夫 中将,侵华日军第六师团长,南京大屠杀主犯。 田中久一 中将,侵华日军华南派遣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兼日本驻香港总督。 福田良三 中将,侵华日军中国方面海军舰队司令。 左近允尚正 中将,侵华日军中国方面舰队参谋长。 泽田茂 中将,侵华日军第十三集团军军团长。 堤三树界 中将,侵华日军第六十八师团长。 谏山春树 中将,侵华日军驻台湾第十方面军参谋长。 野地嘉平 中将,侵华日军第一三三师团长。 奈良日光 中将,侵华日军第十一集团军军团长。 细川忠康 中将,侵华日军第五十九师团长,第四十三集团军军团长。 田中勤 中将,侵华日军第六十一师团长。 柴山兼四郎 中将,侵华日军第二十六师团长,日本陆军省次官。 松井太久郎 中将,侵华日军第十三集团军军团长,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日本驻汪伪政府最高军事顾问。 十川次郎 中将,侵华日军第十师团长,第六集团军军团长。 落合甚九郎 中将,侵华日军第二十七师团长。 鹰森孝 中将,侵华日军第十二集团军军团长。 盐泽清宣 中将,侵华日军第一一九师团长。 船行正之 中将,侵华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三浦忠次郎 中将,侵华日军第六十九师团长。 宫川清三 中将,侵华日军第四十师团长。 内田银之助 中将,侵华日军某师团长。 伴健雄 中将(职务不详)。 落合松二郎 中将,侵华日军第六十师团长。 内田孝汀 中将,侵华日军第七十师团长。 矶谷廉介 中将,侵华日军关东军参谋长。 藤田类太郎 中将,侵华日军青岛特别陆战队长官,日本中国派遣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长官。 三浦三郎 少将,侵华日军上海宪兵队长,第一一四师团长。 朱崎勘什 少将,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副参谋长,“梅机关”机关长。 浅海 少将,侵华

华德路监狱、司法行政部直辖上海监狱(统称旧提篮桥监狱),法租界会审公廨监狱、上海第二特区监狱(统称马斯南路监狱),江苏第二监狱(又称漕河泾监狱),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又称龙华看守所)

本章收录清光绪二十九年四月(1903年5月)至1949年5月期间,华德路监狱、司法行政部直辖上海监狱(统称旧提篮桥监狱),法租界会审公廨监狱、上海第二特区监狱(统称马斯南路监狱),江苏第二监狱(又称漕河泾监狱),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又称龙华看守所)被囚禁的部分志士仁人简介近300人。 本章还收录了抗战胜利后旧提篮桥监狱关押过的部分汉奸犯简介近70人和旧提篮桥监狱、江湾战犯监狱关押过的部分日本战犯简介近50人。 本章人物传略和人物简介均按出生年份为序排列,出生年份不详者放在最后。 第二节 旧监狱囚禁的部分志士仁人简介 2006/11/8 10:32:07   一、旧提篮桥监狱囚禁人士   章太炎(1869~1936) 又名章炳麟,浙江余杭人。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护法军政府秘书长、上海国民法政大学校长。系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因《苏报》案,1903年12月起囚禁狱中,1906年6月出狱。著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等。 邹容(1885~1905) 四川巴县人。早年留学日本,积极参加留学生爱国运动,主张推翻清政府。因《苏报》案,1903年12月起囚禁狱中,1905年4月瘐死狱中。1912年2月被南京政府追赠为陆军大将军。著有《革命军》。 王凌波(1888~1942) 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就读于湖南高等学校。1929年起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驻湖南通讯处主任、新四军驻湖南办事处主任、延安行政学院副院长。1930年9月~1932年2月囚禁狱中,化名黄德宣。 李维汉(1896~1984) 又名罗迈,湖南长沙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历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长、书记,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中共陕甘省委书记、延安中央党校校长、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宣传部副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政务院秘书长、民委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中共第四、五、八届中央委员,第五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提篮桥监狱关押的部分汉奸犯简介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提篮桥监狱关押的部分汉奸犯简介 2006/11/8 10:39:15 温宗尧(1867~1947) 广东台山人,曾任日伪维新政府立法院院长、汪伪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司法院院长。 闻兰亭(1870~1948) 江苏武进人,曾任汪伪全国商业统制会董事长、上海市商会董事长、纱业同业公会董事长。 盛幼盦(1875~1953) 江苏武进人,曾任京汉铁路副局长、代局长,后与日本人从事鸦片买卖,牟取巨利。 林康侯(1875~1965) 上海市人,曾任日伪上海特别市银行业公会秘书长、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监察长。 袁履登(1878~1954) 浙江宁波人,曾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上海难民救济会秘书长、汪伪上海市商会理事长。 徐维震(1880~?) 浙江桐乡人,曾任汪伪上海高等法院院长。 倪道烺(1881~1951) 安徽阜阳人,曾任汪伪安徽省省长。 梁鸿志(1882~1946) 福建长乐人,曾任日伪维新政府行政院院长、汪伪政府监察院院长。 潘毓桂(1882~1961) 河北盐山人,曾任伪临时政府天津市市长、汪伪华北垦业公司董事长。 谢葆生(1883~1946) 曾任汪伪江苏省警察厅厅长。 江亢虎(1883~1954) 江西弋阳人,曾任汪伪铨叙部部长、考试院院长。 唐少侯(1883~?) 安徽凤阳人,曾任汪伪财政厅厅长。 蔡培(1885~1960) 江苏无锡人,曾任汪伪工商部次长、汪伪驻日本大使。 严家炽(1885~?) 江苏吴县人,曾任汪伪财政部常务次长。 吴蕴斋(1886~?) 江苏镇江人,曾任上海金城银行总经理、中国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常玉清(1888~1947) 湖北江陵人,曾任汉奸组织“黄道会”头目。 王荫泰(1888~1961) 浙江绍兴人,曾任伪临时政府实业部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夏奇峰(1888~1961) 江苏泰州人,曾任日伪维新政府外交部部长、汪伪审计部部长。 许建屏(1889~?) 浙江嘉兴人,曾任汪伪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学昌(1891~1952) 河北安新人,曾任汪伪南京市市长。 杨班侯